close

觸覺接受器在我們每個人全身上下分布最廣也最多,它讓我們隨時隨地都能接收到從四面八方而來的刺激訊息。敏銳的反應能力可以讓我們即時分辨出危險,或做出精巧的動作。但過度敏感的觸覺反應能力,會讓我們過度放大刺激的程度,甚至連對一般人可以忍受的觸碰都覺得難以接受;反之,觸覺系統反應不良,則會讓小朋友對很多事情反應過於遲鈍。

□ 11. 挑剔食物:

‧挑食──只愛吃特定種類的食物。這樣的孩子可能只侷限吃於某些種類的食物,不願意接受新口味。

‧食物溫度──有些小朋友會拒絕熱食,有些則排斥冷掉的食物。

□ 12. 拒絕親吻:不喜歡親吻的輕微接觸感覺,認為那很助聽器惱人。

□ 13. 避免接觸特殊紋路或材質:會避免接觸某些特殊紋路或是材質的表面,比如某些質料的布、毛毯、地毯或是填充的動物玩偶。

□ 14. 拒絕陌生人的觸碰:除了父母家人與熟悉的人之外,會拒絕別人善意的拍肩關懷等觸碰到身體的動作。

□ 15. 討厭看不見的觸碰:對於有人從後面靠近,或是在視線外的觸碰都會讓他感到不舒服,產生情緒化的反應。

□ 16. 不喜歡人多的地方:對於會產生觸碰行為的狀況,會感到不舒服或有情緒化的反應。到了人多要排隊,可能有人會很靠近他的地方時,就會表現出不安的情緒,慌張害怕,甚至十分排斥。

你的手邊有很多助聽器電池嗎?
助聽器電池可以直接丟垃圾桶、丟垃圾車嗎?
千萬不可以呀!!!
可能會引發火災、還會導致環境污染
手邊有用完的電池可以拿去超商回收,或是拿到我們門市,讓我們門市人員幫你們回收哦!

□ 17. 排斥輕微觸碰:對於他人不小心輕微的觸碰,也會產生不舒服與情緒化的反應,因而表現出焦慮、敵意與攻擊性。被輕微觸碰到後,他會不斷的抓或是捏那個被觸碰到的地方,以舒緩不舒服的感覺。在他還是個嬰兒的時候,可能就會拒絕擁抱逗弄或安撫的動作。

□ 18. 錯誤解讀感覺輸入:對於一般觸碰會解讀錯誤,認為是疼痛的感覺,例如當雨滴打在身上,他們會形容像被一根一根的刺刺中一般;輕輕拍他一下,他會形容成很痛的感覺。

□ 19. 不喜歡會弄髒的遊戲:不喜歡髒髒的感覺,因此排斥如玩沙、手指畫、黏貼、塗膠、泥巴還有黏土等遊戲,而且異常的吹毛求疵,就算只有沾到助聽器推薦一點點土也要立刻洗掉。

□ 20. 疼痛反應過度:對於身體上的疼痛經驗反應過度,即便是一點小刮傷也會大驚小怪。可能會連續幾天,都喋喋不休的反覆敘述同一個受傷的經驗。

□ 21. 足店腳尖走:常可以看到他足店著腳尖走路,以減少跟地面接觸的機會。

如果家中的小寶貝在日常生活中,有1?3個表現符合以上的檢查項目,家長尚不須太過緊張,只要多加注意,並且給予相關刺激,未來幾週內認真觀察小寶貝有沒有慢慢改善即可。

如果小寶貝日常表現符合的項目超過3個,請家長千萬不要等閒視之,應該向專業人士求助,為小寶貝安排進一步的檢查與訓練活動喔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riof0i86sk 的頭像
    mariof0i86sk

    mariof0i86sk的部落格

    mariof0i86s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